面向对象特征之二:继承
- 子类继承了父类,就继承了父类的方法和属性。
- 在子类中,可以使用父类中定义的方法和属性,也可以创建新的数据和方法。
- 在Java 中,继承的关键字用的是“extends”,即子类不是父类的子集,而是对父类的“扩展”。
关于继承的规则:子类不能直接访问父类中私有的(private)的成员变量和方法。
Java只支持单继承,不允许多重继承
- 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父类
- 一个父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子类
方法的重写(override)
- 重写方法必须和被重写方法具有相同的方法名称、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。
- 重写方法不能使用比被重写方法更严格的访问权限。
- 重写和被重写的方法须同时为static的,或同时为非static的
- 子类方法抛出的异常不能大于父类被重写方法的异常
关键字super
在Java类中使用super来调用父类中的指定操作:
super可用于访问父类中定义的属性
super可用于调用父类中定义的成员方法
super可用于在子类构造方法中调用父类的构造器
注意:
尤其当子父类出现同名成员时,可以用super进行区分
super的追溯不仅限于直接父类
super和this的用法相像,this代表本类对象的引用,super代表父类的内存空间的标识
调用父类的构造器
- 子类中所有的构造器默认都会访问父类中空参数的构造器
- 当父类中没有空参数的构造器时,子类的构造器必须通过this(参数列表)或者super(参数列表)语句指定调用本类或者父类中相应的构造器,且必须放在构造器的第一行
- 如果子类构造器中既未显式调用父类或本类的构造器,且父类中又没有无参的构造器,则编译出错
面向对象特征之三:多态
多态性,是面向对象中最重要的概念,在java中有两种体现:
- 方法的重载(overload)和重写(overwrite)。
- 对象的多态性 ——可以直接应用在抽象类和接口上。
Java引用变量有两个类型: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。编译时类型由声明该变量时使用的类型决定,运行时类型由实际赋给该变量的对象决定。
若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不一致,就出现多态(Polymorphism)
对象的多态 —在Java中,子类的对象可以替代父类的对象使用
- 一个变量只能有一种确定的数据类型
- 一个引用类型变量可能指向(引用)多种不同类型的对象
子类可看做是特殊的父类,所以父类类型的引用可以指向子类的对象:向上转型(upcasting)。
一个引用类型变量如果声明为父类的类型,但实际引用的是子类对象,那么该变量就不能再访问子类中添加的属性和方法 1
2
3
4Student m = new Student();
m.school = “pku”; //合法,Student类有school成员变量
Person e = new Student();
e.school = “pku”; //非法,Person类没有school成员变量
属性是在编译时确定的,编译时e为Person类型,没有school成员变量,因而编译错误。
正常的方法调用1
2
3
4 Person e = new Person();
e.getInfo();
Student e = new Student();
e.getInfo();
虚拟方法调用(多态情况下)1
2Person e = new Student();
e.getInfo(); //调用Student类的getInfo()方法
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
编译时e为Person类型,而方法的调用是在运行时确定的,所以调用的是Student类的getInfo()方法。——动态绑定
- 前提:
- 需要存在继承或者实现关系
- 要有覆盖操作
- 成员方法:
- 编译时:要查看引用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所调用的方法。
- 运行时:调用实际对象所属的类中的重写方法。
- 成员变量:
- 不具备多态性,只看引用变量所属的类。
子类继承父类
若子类重写了父类方法,就意味着子类里定义的方法彻底覆盖了父类里的同名方法,系统将不可能把父类里的方法转移到子类中
对于实例变量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,即使子类里定义了与父类完全相同的实例变量,这个实例变量依然不可能覆盖父类中定义的实例变量
对象类型转换 (Casting )
- 基本数据类型的Casting:
- 自动类型转换:小的数据类型可以自动转换成大的数据类型
如long g=20; double d=12.0f - 强制类型转换:可以把大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(casting)成小的数据类型
如 float f=(float)12.0; int a=(int)1200L
- 自动类型转换:小的数据类型可以自动转换成大的数据类型
- 对Java对象的强制类型转换称为造型
- 从子类到父类的类型转换可以自动进行
- 从父类到子类的类型转换必须通过造型(强制类型转换)实现
- 无继承关系的引用类型间的转换是非法的
- 在造型前可以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测试一个对象的类型
Object类、包装类
==操作符与equals方法
基本类型比较值:只要两个变量的值相等,即为true.
引用类型比较引用(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):只有指向同一个对象时,==才返回true.
用“==”进行比较时,符号两边的数据类型必须兼容(可自动转换的基本数据类型除外),否则编译出错
equals():所有类都继承了Object,也就获得了equals()方法。还可以重写。
只能比较引用类型,其作用与“==”相同,比较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。
格式:obj1.equals(obj2)
特例:当用equals()方法进行比较时,对类File、String、Date及包装类(Wrapper Class)来说,是比较类型及内容而不考虑引用的是否是同一个对象;
原因:在这些类中重写了Object类的equals()方法。
toString() 方法
- toString()方法在Object类中定义,其返回值是String类型,返回类名和它的引用地址。
- 在进行String与其它类型数据的连接操作时,自动调用toString()方法
Date now=new Date();
System.out.println(“now=”+now); 相当于System.out.println(“now=”+now.toString());
- 可以根据需要在用户自定义类型中重写toString()方法
如String 类重写了toString()方法,返回字符串的值。
s1=“hello”;
System.out.println(s1);//相当于System.out.println(s1.toString());
基本类型数据转换为String类型时,调用了对应包装类的toString()方法
int a=10; System.out.println(“a=”+a);
包装类(Wrapper)
- 针对八种基本定义相应的引用类型—包装类(封装类)
- 有了类的特点,就可以调用类中的方法。